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历史接力棒已传递到广大青年干部手中,青年干部要在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追梦人”“有心人”“赶路人”三重角色的深刻内涵与时代要求,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
锚定方向、心怀“国之大者”,做矢志不渝的“追梦人”。梦想是引领前行的灯塔,青年干部的梦想从来都与国家命运、人民期盼紧密相连。从脱贫攻坚一线扎根基层的“90后”驻村书记,到航天报国岗位上攻坚克难的青年工程师,他们的梦想始终围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青年干部当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民生服务等战场校准人生航向。面对诱惑不偏移、遭遇挫折不退缩,让青春的梦想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熠熠生辉,用坚定的信念筑牢追梦的基石。
扎根群众、善察“民之所需”,做洞察入微的“有心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青年干部犹如“温室育苗”,虽根正苗红,却缺乏基层实践的“烟火气”滋养,而“有心人”的关键,正在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在社区走访中,不仅要记录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更要留意他们欲言又止的顾虑;在政策落实中,不仅要关注数据指标的完成,更要观察群众脸上的真实表情。熊思晨在汛期带队逐户排查隐患,灾前精准转移;廖俊波在政和走遍所有乡镇,用真心倾听群众发展的渴望……青年干部当以他们为榜样,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把基层的“难点”当作“考点”,在细微处积累经验、在观察中提升能力。
实干担当、勇挑“事之重者”,做脚踏实地的“赶路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新时代的征程上没有“躺赢”的捷径,只有“实干”的通途。贵州“天眼”团队青年骨干勇攀科技高峰,雄安新区建设者以“钉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青年干部正处于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本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遇到矛盾不绕道、碰到困难不退缩,拒绝“佛系”“躺平”的心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作成长的阶梯,把每一次挑战都当作突破的机会,在实干中积累经验,在奋斗中增长才干,让青春的足迹印在祖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追梦需要信念,有心需要情怀,赶路需要担当。青年干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唯有以梦想为帆、以用心为桨、以实干为舵,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答卷。(王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