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千年前于《咏史》中所吟,即使在物质丰裕的今天,对年轻干部仍具有极大的警示意义。作为干部队伍的生力军,年轻干部成长于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时代,承载着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的使命,却也面临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多重诱惑。唯有将勤俭之风融入青春血脉,才能在成长路上行稳致远,真正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守俭是年轻干部筑牢思想根基的“压舱石”。从30岁不到就因贪腐落马的年轻干部闫科翰,到参加工作才四年就入狱的张文翔,这些早节失守的案例无不警示着把奢侈当“面子”、把浪费当“排场”的错误认知,正是滑向违纪违法深渊的开端。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做到以案为鉴,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从老一辈革命家中、从深厚党史中汲取力量,深刻认识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不变真理,把节约意识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将勤俭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衡量的行为准则,不断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不断筑牢拒腐勤俭的思想防线。
守俭是年轻干部坚持务实作风的“磨刀石”。勤俭节约从来都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履职细节中的具体行动,更是年轻干部在为民服务中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自找苦吃”,黄文秀在扶贫一线与群众同甘共苦,邱军在革命老区深耕产业帮扶,他们用实干证明了,年轻干部的成长没有捷径,唯有在勤俭务实中经风雨、壮筋骨,才能练就真本领。广大年轻干部要认真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敢于对铺张浪费、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说“不”,将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随手关电关水、减少纸张浪费、轻车简从、节俭办会等小事做起,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在点滴实践中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让青春在实干中闪闪发光。
守俭是年轻干部培养优良家风的“催化剂”。“正家而天下定矣。”家风连着作风,年轻干部的家风不仅关乎个人品德修养,更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和工作作风。年轻干部当以身作则,以勤俭家规为镜,不搞特殊、不谋私利,注重“小事小节”,不能让“人情世故”突破纪律底线,不能因“迎来送往”沾染奢靡习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以思想自觉坚定信念,以务实行动锤炼本领,以优良家风涵养正气,以自身清正带动家风清廉,进而形成崇廉尚俭、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为年轻干部履职尽责提供坚实的家庭支撑。(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