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基层不仅是淬炼成长的“大熔炉”,更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主动告别城市的繁华,带着热血与理想扎根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解决民忧,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扎根基层,是年轻干部增长才干的“必修课”。刚走出校园的年轻干部,虽有理论知识的积累,但缺乏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基层工作直面群众的急难愁盼,小到邻里矛盾调解,大到产业发展规划,每一件事都考验着干部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云南某偏远山村,“95后”驻村干部小李初到村里时,面对村民的质疑和发展的困境一度手足无措。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沉下心来走村入户,跟着老党员学调解,跟着农技员学种植,在一次次走访调研、一次次攻坚克难中,逐渐摸索出“合作社+农户”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带领村民种植特色水果实现增收。正是基层这片广阔天地,让年轻干部在摸爬滚打中褪去青涩,在为民服务中增长本领,真正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能力。
扎根基层,是年轻干部践行初心的“试金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年轻干部只有扎根基层,才能真正读懂群众的期盼,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浙江某社区,“00后”社区干部小王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得知社区里独居老人较多,她牵头成立“银发关爱服务队”,定期为老人上门理发、体检、代购生活用品;看到社区青少年放学后“看护难”,她协调资源开设“四点半课堂”,组织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开展兴趣活动。她常说:“群众的笑脸,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正是这份对群众的深情,让年轻干部在基层岗位上坚守初心,用一件件实事、好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也让党的惠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基层迫切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年轻干部。年轻干部要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下“心思”,把基层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始终保持对群众的赤子之心,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青春在服务群众、奉献基层中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基层有沃土,奋斗正当时。年轻干部唯有扎根基层、深耕细作,才能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收获成长、成就梦想,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