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农民工刘诗利在陈行甲新书发布会上那句“我们生活在伟人的延长线上”,道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声。回望百年前的中国,内有军阀割据、混战不休,政府黑暗如墨,官员横征暴敛甚于匪盗;外遭列强环伺、虎视眈眈,一条条不平等条约像枷锁般勒在四万万同胞颈上,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我们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打败了一切来犯之敌,让被奴役的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历经百年奋斗,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家实力日益强盛,“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的感慨,正是对“伟人延长线”最生动的注解。
这条延长线的核心是穿透时空的“人民至上”。从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服务”刻入骨髓。毛泽东同志在遂川县城,见腿肿的老人卧床呻吟、两餐未进,当即亲手用盐水为其清洗伤口、送去药品,还留下米袋让老人能饱餐一顿,举手投足间皆是对百姓的心疼;周恩来同志听闻群众看病难,悄悄拿出自己的200元积蓄,资助修建治病场所,反复叮嘱“一定要让群众用得上”;朱德同志在山区看到孩子衣着单薄,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衣物相赠,又立刻嘱咐当地干部“尽快解决群众保暖问题”,这些伟人用最朴素的行动践行着与人民同甘共苦的誓言。展现出“人民至上”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
这条延长线的根基是历久弥坚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能穿越风雨而愈发强大,靠的正是过硬的作风。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上,特意将《甲申三百年祭》列为整风文件,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周恩来同志主政东江时,坚决纠正“徒恃一纸公文”的官僚主义,亲自主持行政会议邀请群众参与,让政策制定始终贴着民心走。这些行为,为党员干部立起了作风标杆,让清廉务实、一心为民成为共产党人的鲜明标识。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享受着伟人带来的和平与安宁,更应沿着这条延长线坚定前行,不仅要主动下沉基层,把政策宣讲到农家炕头、把服务送到企业车间,还要以实干笃行的精神,善作善成,把每一项关乎民生与发展的任务落实落细,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华章。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伟人的延长线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劈波斩浪的“中国号”巨轮,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这条线的底色始终是“人民”,方向始终是“复兴”。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唯有以“人民至上”为初心,以优良作风为铠甲,方能在这条延长线上续写更多奇迹,才能让复兴伟业根基永固,让中国现代化之路行稳致远。(李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