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在“预”见未来中提升工作质效

2025-10-30 08:45:34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委组织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作质效的提升,关键在于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面对复杂形势与繁重任务,唯有将工作重心前移,强化前瞻性思考、系统性预演和全过程推敲,才能在“预”见风险、“预”见难题中掌握主动权,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提升工作质效,决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必须首先在“预”字上做足文章。要胸怀“国之大者”,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精准把握政策方向,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对趋势性、苗头性问题的分析研判。通过深入调研,科学预判工作推进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挑战与瓶颈制约,力求将情况摸清、将问题找准、将预案做细。这种预判,是基于规律把握的战略远见,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坚实基础,能有效避免“临时抱佛脚”的被动与仓促。

任何成熟的方案,都需经过实践的检验。对于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改革举措和重点工程项目,决不能仅停留在纸面论证,必须大胆引入沙盘推演、模拟演练等机制。要通过全方位的实战化“压力测试”,检验方案可行性、评估资源匹配度、排查流程梗阻点、锻炼队伍应对能力。预演的过程,就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共识的凝聚和方案的优化,旨在将可能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暴露在“纸上谈兵”阶段,并找到最优解决路径,从而确保正式实施时能够胸有成竹、应对裕如。

预判与预演的成果,必须有效转化为提升工作质效的强大动能。要建立预判预演成果的运用与反馈闭环,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限时整改,动态优化工作方案。要坚决杜绝“演归演、做归做”的“两张皮”现象,真正将预演结论作为决策部署、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唯有如此,才能使前期的大量准备工作不流于形式,形成从“预判-预演-优化-执行”的完整工作闭环,让“预”见的智慧真正服务于“实干”的成效。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提升工作质效是一项系统工程,强化预判预演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方法论。让我们真正树立起“预”的意识,掌握“预”的方法,落实“预”的行动,以更充分的前期准备取得更优异的工作成果,在“预”见未来中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韩庆)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