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循科学调研法,践新时代使命

2025-11-12 14:26:29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西沙街道办事处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其重要性,指出调研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群众”,为党员干部开展工作指明方向。在基层实践中,科学调研方法从来不是抽象概念,从社区网格员带着“民情记录本”上门问需,到乡镇干部用线上问卷收集产业发展建议,再到驻村工作队蹲点半月摸清农田水利短板,这些贴近实际的调研方式,正是总书记调研思想在基层的生动落地。

新时代党员干部改进调研,要从细节处发力:调研前先梳理群众反映的高频问题,比如围绕“小区充电桩安装”“农产品销路”等具体主题定方向;调研中多走“无人带路”的小巷,多坐群众家的“热炕头”,用“拉家常”代替“提问题”;调研后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时限,让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解民忧的行动。

科学调研中,“解剖麻雀”法在基层尤为实用——不用追求“全覆盖”,只需聚焦一个具体问题、一个典型群体,就能挖出共性规律。比如某县推进“乡村快递进村”时,没有盲目在全县铺开调研,而是选择两个偏远村蹲点:一个村因山路崎岖快递不愿来,一个村因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导致取件难。干部们跟着快递员跑了3天山路,又组织老人开了两场座谈会,不仅摸清了这两个村的堵点,还总结出“设村级代收点”“开展手机教学”等可复制的方案,在全县推广后大大提升了快递进村率。这告诉我们,基层调研不用“大而全”,关键要“小而深”。党员干部运用这一方法,要找准“小切口”,让调研得出的对策贴合实际、能落地见效。

调查研究的价值,最终要靠实践成效来检验。当前,基层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老旧小区改造要平衡不同住户需求,乡村振兴要结合本地资源找路子,基层治理要应对新业态带来的新问题,这些都离不开科学调研。党员干部要把调研当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用等“任务安排”,不用搞“形式主义”,而是带着问题去、奔着解决问题去:在菜市场听听摊主对“摊位租金”的看法,在学校门口问问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意见,在企业车间了解工人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唯有这样“接地气”的调研,才能摸准基层脉搏、找准发展方向,用实打实的调研成果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实干力量。(李小军)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