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基层干部的作风与能力,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任务,广大基层干部当以“帽子要高、身子要实、鞋子要新”为行动指南,既要心怀“国之大者”定准方向,又要扎根群众干出实效,更要创新方法破解难题,在基层沃土上书写新时代为民答卷。
“帽子要高”:抬高政治站位,校准为民“指南针”
“帽子要高”不是指追求职级待遇的“高帽子”,而是要求基层干部抬高政治站位、拓宽思想格局,始终把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小到邻里矛盾调解,大到乡村振兴推进,若没有“高站位”的指引,很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甚至出现 “方向跑偏、用力错劲”的问题。作为离群众最近的“政策执行者”,基层干部要吃透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搞清楚“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推行“政策宣讲+实践调研”双轨模式,组织干部先学深悟透上级精神,再走进田间地头、居民楼栋听取意见,确保每项工作都与中央要求同频、与群众需求共振。这种“高站位+接地气”的工作方法,正是“帽子要高”的生动实践——只有把准政治方向,才能让基层工作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行,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身子要实”:沉下工作重心,筑牢干事“压舱石”
“身子要实”是对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的核心要求,意味着要放下 “官架子”、沉下“硬身子”,把脚印留在群众家门口,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无论是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还是社区治理中的民生服务,都需要干部“一竿子插到底”,用“实打实”的行动破解“老大难”问题。基层干部要牢记“实干是最好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赢得群众信任,让“身子实”成为基层干部最鲜明的“标签”。
“鞋子要新”:创新工作方法,激活治理“新动能”
“鞋子要新”寓意基层干部要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工作方法,用“新点子”破解“老难题”,以 “新思路”打开“新局面”。随着时代发展,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传统的“行政命令式”工作方法难以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老旧的“纸质化管理” 效率跟不上治理节奏,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必须“换双新鞋子”,在守正创新中提升治理效能。“鞋子新”不是盲目追求“花架子”,而是要“接地气、能落地”。比如针对农村“空心化”问题,有的干部创新“村企共建”模式,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既解决村民就业,又带动产业发展;针对社区“养老难”,有的干部整合“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娱”一站式服务。这些创新做法,正是基层干部“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体现——只有不断更新工作“鞋子”,才能在基层治理的 “道路” 上走得更稳、更远。
基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也是淬炼干部的“大熔炉”。“帽子要高”是方向,让基层干部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身子要实” 是根基,让基层工作始终扎根群众;“鞋子要新”是动力,让基层治理始终充满活力。广大基层干部要以这“三句话”为指引,在抬高站位中把准方向,在沉下身子中办好实事,在创新方法中破解难题,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