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言“平凡铸就伟大”,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基层干部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我们这一代青年基层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肩负着组织的信任与群众的期盼。如何不辱使命、不负韶华?答案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日常工作的点滴细节里,体现在为民服务的每一件实事中。真正的成长,正是在“细微处”砥砺硬功夫,于“平凡中”建立真实功。
“细微处”是淬炼硬功的最佳熔炉。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事务繁琐具体,甚至有些重复枯燥。但这恰恰是磨练意志、提升能力的广阔天地。一个数据的核实,一次耐心的调解,一份材料的撰写,看似都是“小事”,却直接关系到政策的精准滴灌、群众的切身感受。正是在处理这些“小事”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群众打交道的方式,掌握了化解矛盾的方法,锤炼了严谨细致的作风。这份在“细微处”磨砺出的硬功夫——是沉甸甸的群众工作能力,是扎实的业务处理水平,是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它将是我们未来应对任何复杂挑战的底气所在。
“平凡中”是建立实功的坚实舞台。“平凡”不等于“平庸”,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基层岗位或许少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乡村振兴的蓝图,需要一砖一瓦去构建;社区治理的和谐,需要一言一行去促成。每一次成功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每一次推动一个项目落地见效,都是在为宏伟的事业大厦添砖加瓦。这种“实功”,不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光环,它追求的是群众脸上满意的笑容,是地方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扎实业绩。它建立起的,是群众心中沉甸甸的信任,是事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砺硬功”与“建实功”统一于为民服务的实践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硬功”是“实功”的前提和保障,没有过硬的本领,为民服务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实功”是“硬功”的目标和体现,本领的增长最终要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青年基层干部,我们要主动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把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当作最好的课堂,甘于从最具体、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在办好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中赢得民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青年基层干部当有“甘于平凡”的静气,更要有“创造不凡”的志气。让我们扎根于基层的沃土,在细微处精进不辍,在平凡中执着坚守,必能用汗水与智慧,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答卷。(张孟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