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绘就了清晰路线图。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学明白”、“讲鲜活”、“用到位”为抓手,推动全会精神从“文件”走向“生活”、从“理论”变为“行动”,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深耕政策“学明白”,筑牢宣讲“硬支撑”。宣讲有深度,源于理论有厚度。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围绕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等作出系统部署,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党员干部要当好“明白人”和“解读家”,必须自身学深悟透。构建“原文研读-专题研讨-权威解读”三级学习链条,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线,吃透“七个主要目标”“五大重要原则”等核心要义,理清“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等关键概念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建立“集体备课+交叉互评”机制,围绕全会精神与本地发展实际的结合点,梳理形成“理论框架+实践案例+热点问答”的宣讲教案,杜绝照本宣科、断章取义。通过系统研学,确保每一次宣讲都有权威依据、思想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为讲深讲透筑牢根基。
创新载体“讲鲜活”,激活宣讲“新动能”。理论宣讲既要“有意义”,更要“有意思”。适当的趣味性不仅能使理论宣讲紧紧贴近现实,不空洞、不乏味,而且能增加群众的亲和度、认可度。党员干部要敢于打破传统宣讲“你讲我听”的单向模式,针对不同受众特点打造“定制化”场景,让全会精神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在基层一线,推出“方言宣讲+田间课堂”,用乡土话语解读惠农政策、基层治理等内容,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在村口凉亭、产业大棚里与群众围坐交流,用“养老金上涨”“医保报销更便捷”等身边变化诠释政策红利。要积极开展“榜样宣讲+现场教学”活动,邀请科技攻关能手、乡村振兴带头人等现身说法,用车间创新、田头增收的真实故事,让抽象理论可感可知。形成“党员干部讲政策、行业模范讲事迹、百姓群众讲体会”的基层宣讲新格局,以多样形式让全会精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宣讲全覆盖、精神广传播”。
聚焦实践“用到位”,检验宣讲“真成效”。宣讲的落脚点,是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发展实效。必须始终坚持“宣讲+实践”一体推进,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宣讲成效的重要标准,避免“学用两张皮”。党员干部要建立“宣讲—调研—落实—反馈”闭环机制,宣讲员在宣讲过程中同步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需求清单”,联动相关部门制定“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围绕全会部署的重点任务,在产业发展上,组织宣讲员深入企业解读惠企政策,协助对接技术资源、拓宽销售渠道,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深化“党建引领+”模式,构建“党组织引领、多方参与、全域覆盖”的工作矩阵,精准聚焦教育、养老、就业等热点,推动落实技能培训、日间照料等民生项目,引导党员干部在一线实战中锻炼本领,以“党建破题、业务增效”的实绩,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马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