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飘扬,花篮静默。烈士纪念日的庄严肃穆,让我们共同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这场国家仪式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精神的传承。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机构的普通党员,这场仪式带给我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铭记英烈功勋,砥砺奋斗精神”——这庄严的宣誓,在基层医疗的日常工作中有着最真切的回响。基层医疗机构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的工作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每当顶着烈日在村里为老人做免费体检;每当作为家庭医生,穿行于街巷村居,为签约居民建立一份份动态健康档案,提供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我都能感受到这份工作与英烈们为之奋斗的“人民幸福”一脉相承。他们用生命捍卫的国家,正需要我们用汗水去建设;他们用鲜血守护的人民,正需要我们用专业去呵护。
在基层医疗工作中弘扬英烈精神,就是要筑牢“人民至上”的信念根基。革命战争年代,英烈们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医务工作者就当为人民的健康福祉尽职守、作贡献。
在门诊细致问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症状;在家庭医生服务中,将“坐堂行医”变为“主动上门”,不仅管理疾病,更管理健康,成为居民身边触手可及的“健康守门人”——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正是践行党的宗旨、服务人民群众的最直接体现。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更应当在家医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转化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实际行动。
传承英烈遗志,在基层就要锤炼“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医疗设备相对简陋、专业人才力量不足、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当学习革命先辈那种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
主动钻研业务知识,利用线上平台参加培训;积极创新家医服务模式,通过“网格化”管理确保责任到人,利用手机APP实现线上咨询、慢病随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努力提升诊疗水平,通过远程会诊解决疑难问题,切实破解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的难题。
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英烈们的遗志,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中,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守门人”的重要角色,而家庭医生制度正是筑牢这扇“大门”的基石。我们将继续发扬伟大抗战精神那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斗志。
积极投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做实、做细、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延伸到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和健康促进,构建稳定、互信的服务关系,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力量。
丰碑永存,精神不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基层医疗战线的共产党员必将以英烈精神为动力。牢记初心使命,立足家庭医生这一平凡而关键的岗位,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位签约居民,守护好千家万户的健康。用我们日复一日的脚步丈量民情,用我们专业温情的服务守护民生,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业绩,这才是对人民英雄最好的纪念和告慰。(卢薛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