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安全 > 正文

筑牢乡镇网络安全防线,让数字红利惠及田间地头

2025-09-18 16:33:13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辛家沟镇人民政府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智能手机、无线网络已成为乡镇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从线上售卖农产品、查询农技知识,到医保缴费、社保认证,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乡镇的发展面貌。然而,数字浪潮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网络安全风险悄然向乡镇蔓延。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到来之际,筑牢基层网络安全“防火墙”,既是守护群众“钱袋子”“好日子”的关键,更是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村地区的网络安全风险,有着不同于城市的“乡土特征”。一方面,部分乡镇群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对“冒充电商客服退款”“虚假养老投资”“仿冒政务平台”等诈骗手段缺乏辨别能力;另一方面,乡镇网络基础设施防护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村级卫生室、电商服务站的电脑设备缺乏专业安全防护软件,甚至存在“一台电脑共用、密码长期不换”的情况,给数据泄露、病毒入侵留下隐患。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不仅会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更会阻碍数字技术在乡村的深度应用。

做好乡镇网络安全宣传周工作,不能照搬城市模式,需立足“乡土语境”精准发力。要让宣传内容“接地气”,把生硬的网络安全术语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土话”。比如,在村委会公告栏张贴“防范诈骗顺口溜”,用“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转账多核实”等直白语言提醒群众;利用乡镇大喇叭、流动宣传车,每天定时播报本地真实诈骗案例,让“网络安全”之声传遍村头巷尾。要让宣传形式“贴生活”,结合乡镇集市、丰收节等群众聚集的场景,开展“网络安全赶大集”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册、现场演示手机安全设置等方式,让群众在“逛集市、拉家常”中掌握网络安全知识。此外,还可组织“网络安全志愿者”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手把手教老年人设置手机安全密码、辨别虚假APP,切实打通乡镇网络安全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乡镇网络安全建设,不仅要“防风险”,更要“促发展”。在做好宣传防护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乡镇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地区网络覆盖质量和速率,为群众安全使用数字服务提供硬件保障;要加强对乡镇电商、村卫生室等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指导,帮助其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防范数据泄露风险;要鼓励开发适合乡镇群众的安全便捷的数字应用,比如推出“乡村版”政务服务APP,简化操作流程、加强安全验证,让群众在享受数字红利的同时,无需担心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无小事,基层防护是关键。在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我们要以基层为重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扎实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和防护工作,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让安全防护举措落地见效,切实守护好乡镇群众的数字生活,为数字乡村建设筑牢安全屏障,让数字红利真正惠及田间地头的每一位群众。(陈亮)

责任编辑:欧阳希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