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以历史纵深之镜照见年轻干部成长之路

2025-08-04 17:03:40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深邃论断,为我们照见年轻干部培养之道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基层沃土上培育栋梁之材,尤需以历史纵深感洞察成长规律,方能在时代大潮中淬炼出不负使命的“劲草真金”。

深植根基于历史沃土,让“根深叶茂”成为成长底色。基础积累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压舱石”,正如参天大树必先根深蒂固。“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青年干部若缺乏深厚的学习能力、钻研精神与自律功夫,便如无根之木,难抵风雨。昔有曾国藩以“尚拙”精神日日精进,今观基层青年,能“把厚书读薄”博采众长、“把薄书读厚”术业专攻者,方能打下坚实根基。那钻研之深,如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求索;那自律之严,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持守,皆源于点滴积累。基层当为干部成长培厚历史沃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习轨迹与钻研成果;推行“导师帮带”制度,以老带新传承“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沉潜功夫;更要营造“书香机关”,让“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成为年轻干部的日常修行。

历练枝叶于时代风雨,以“墩苗历练”铸就担当脊梁。现实表现是干部成长的“试金石”,只有在岗位熔炉中淬火,方显真金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曾以“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生动道出实践之要。青年干部若满足于“收发室”“传声筒”,便如温室之苗,无法经历风雨长成参天大树。基层岗位正是那最炽热的熔炉,适应岗位者,能从“需要工作的人”蜕变为“工作需要的人”,正如焦裕禄在兰考盐碱地上闯出生路;理解岗位者,能“哪壶不开提哪壶”,更以智慧“提了哪壶哪壶开”,就像黄文秀在百坭村精准找出脱贫之钥;超越岗位者,则将工作升华为事业,在细节中见真章,于平凡处显大格局。基层当为干部搭建历练舞台,推动“一线轮岗”,让青年多当“热锅上的蚂蚁”;设立“项目攻坚”专班,使其勇接“烫手山芋”;更要倡导“以实绩论英雄”,让“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成为时代最强音。

舒展新枝向未来天际,凭“百炼成钢”锻造可期栋梁。成长空间是年轻干部未来的“天际线”,它取决于知识结构的开放、认知事物的敏锐与担当重任的坚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经风雨磨砺,便如钝刃难断丝麻。基层青年干部唯有在风浪中砥砺“理论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之基,锤炼“审时度势、明辨是非”之智,锻造“抗压担当”之韧,方能成为可堪大用之材。那坚韧如毛相林于绝壁开凿“天路”的愚公精神;那敏锐如“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不断焕发的智慧光芒。基层当为干部锤炼提供熔炉,敢于“压担子”,将青年置于乡村振兴、矛盾调解等复杂前沿;健全“容错机制”,使其在“打磨”中不惧失败;更要涵养“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文化,让“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成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基层这片离地气最近、离民心最亲的沃土上,以历史纵深之镜鉴往知来,正是培育栋梁的不二法门。当我们将年轻干部的根系深植于历史养分,枝干历练于时代风雨,新枝舒展于未来期望,一支“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必将在新征程上拔节生长,以青春之“枝叶”繁茂撑起民族复兴的万里晴空。(张歌)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