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宏阔的时代视野,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深远意义。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学习这篇文章,不仅深化了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认识,更增强了在基层实践中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合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汲取历史智慧,深刻认识“历史必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历史积淀的宝贵财富。基层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现场,社区邻里互助、乡村协同发展,处处体现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脉联系。我们要从历史必然性中深刻领悟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在工作中自觉珍视和维护这种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当好民族团结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引导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把握时代脉搏,自觉顺应“大势所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各民族紧密团结的奋斗。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凝聚人心力量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等具体实践。在制定规划时注重区域协同和资源共享,在组织活动时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在提供服务时确保公平普惠。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夯实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根基。
站稳人民立场,积极回应“人心所向”。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基层干部直接服务群众,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做民族团结的模范。要坚持深入群众,倾听心声,了解诉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信任,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凝聚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磅礴力量。
新征程上,基层青年干部使命光荣。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担当实干,积极宣传、有力推动、忠实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带领各族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刘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