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以“身先”立标杆 以“率行”聚民心

2025-11-16 13:23:55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西沙街道办事处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这句流传千年的谏言看似直白朴素,却道破了为政履职的核心要义,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干事创业,“率先垂范”永远是凝聚力量、赢得追随的根本。正如古人所言“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如同无声的号令,自身行得端、做得正,才能让他人信服;若自身松一尺,要求他人严一丈,再好的道理也会失去分量。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这份“身先士卒”的自觉,不仅是传统政治智慧的传承,更是践行初心使命、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然要求。

“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身先示范”的强大引领作用。从革命战争年代,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一起挑粮,用“朱德的扁担”诠释共产党人的平等与担当;到新时代,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绝壁凿渠,用“生命之渠”践行“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这些优秀党员干部之所以能成为凝聚群众的“主心骨”,正是因为他们始终以“向我看齐”的自觉,把“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先不做”刻进了行动里。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这些典型为镜,在工作中主动“亮身份、作表率”: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敢于喊出“我先上”;落实政策部署时,坚持“我先干”;服务群众办事时,做到“我先帮”,用实实在在的“身先之行”,让群众看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担当,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与追随。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的理念,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早有渊源。《论语》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礼记》中“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都强调了领导者“正己”是“正人”的前提。这种“正己率人”的智慧,穿越千年仍具现实意义。为官从政,关键就在一个“正”字,而“正”的起点,正是党员干部自身的言行操守。从谷文昌在东山县任上,带头不占群众一分一毫,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自律赢得百姓爱戴;到廖俊波始终把“清正廉洁”刻在心头,出差住普通宾馆、吃工作餐,用“一身正气”诠释公仆本色,他们的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唯有先“正”自身,才能让“廉洁用权、为民服务”的要求落地生根。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传承这份“正己”智慧,时刻以党纪国法为标尺检视自身言行,不搞特殊化、不越“红线”,用自身的“正”为群众树起标杆,让党的优良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群众、凝聚民心。

“身先”者,方能聚民心;“率行”者,方能成大业。从革命年代的“跟我上”到新时代的“我先干”,“率先垂范”始终是共产党人不变的政治本色,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密码。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肩负的使命任务艰巨繁重,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扛起“身先士卒”的责任,以“正己”之行树标杆,以“率人”之为聚合力。唯有如此,才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群众心中高高飘扬。(李小军)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