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青年干部的“水稻人生”:在时代的田野上耕耘成长

2025-10-17 16:03:25 | 来源: 安徽省潜山市龙潭乡人民政府

时代召唤如春风,广阔基层是沃野。金秋九月,丰收时节,每一位青年干部都要如同水稻一般,在新时代的田野上,主动在理论的阳光下、实践的雨露中、风雨的洗礼里,深深扎根,奋力成长为沉甸甸的“丰收稻”,以“稻花香”激扬“奋斗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一片金色的希望!

发芽·扎根,在理论沃土中汲取初心力量。一颗稻种,必须先浸于水、埋于土,方能破壳发芽。青年干部初出茅庐,正如这粒种子,首要任务便是深扎理论沃土,汲取思想活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最丰厚的土壤。只有把根基扎深、扎牢,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才能扣好“第一粒扣子”,让理想信念的嫩芽破土而出,向阳而生。

分蘖·墩苗,在基层风雨中壮筋骨强本领。秧苗入田,并非一蹴而就,必须经历“分蘖”与“墩苗”。分蘖,是为长出更多枝干;墩苗,是适当控水,促使根系下扎。青年干部的成长同样如此。组织安排年轻干部到吃劲岗位、基层一线,正是为了让大家在直面复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分蘖”,长出群众工作、应急处突、改革攻坚等多方面的“枝干”。这段经历或许充满挑战,但正是“墩苗”的关键所在,能有效防止“茎秆”细长孱弱,确保未来能扛得住重压、经得起风雨。

孕穗·扬花,在担当作为中显本色受检验。 水稻拔节孕穗,是将养分内化为饱满稻穗的过程;抽穗扬花,则是将其最核心的价值展现于外,接受自然检验。对于青年干部而言,“孕穗”就是要在重大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在默默奉献中积蓄力量,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真知灼见。“扬花”则是在服务群众、攻坚克难的第一线,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作风与担当,坦然接受组织和人民的评判。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实干的姿态和开放的胸襟,以“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自信,交出经得起检验的青春答卷。

灌浆·成熟,在沉淀积累中结硕果葆谦逊。 灌浆期是籽粒变得饱满沉重的最后冲刺,成熟的稻穗总因分量十足而低垂。青年干部走向成熟,同样需要持续“灌浆”——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在反思中提升,在沉淀中升华。越是“颗粒饱满”,越要懂得低头谦逊,永葆对人民的敬畏、对权力的敬畏,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最终收获金色的人生稻浪。(仰凤飞)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