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颗共产党人的初心,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将初心“置顶”,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期盼,为“服务群众”四个字添加最生动的注脚。
以真心回期盼,把初心置心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靶向发力。从帮独居老人代缴水电费,到为下岗职工对接就业岗位;从调解邻里间的“鸡毛蒜皮”,到解决小区停车难的“老大难”,看似琐碎的服务,恰恰是党员践行初心的“试金石”。基层是民生工作的“活字典”,藏着群众最真实的诉求、最迫切的期盼。唯有以真心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真正摸清群众的需求清单。把零散的声音汇总成系统的问题清单,把碎片化的诉求梳理成精准的民生坐标,用一件件可知可感的实事垒砌群众信任之基。
持恒心办实事,把初心践到底,以坚守书写“久久为功”答卷。民生之事多是细水长流的“日常”,是柴米油盐的“琐碎”——老旧小区的电梯加装、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每一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每一项都需要“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当一件件实事落地生根,当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初心绽放的模样,就是恒心浇灌的果实。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次服务都是一次初心的淬炼。广大党员干部唯有把“恒”落在实处,才能在干事创业中不断锤炼本领、担当作为,成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怀“公心”守底线,把责任扛肩头,映照“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本色。公心是摒弃私心杂念的清醒自觉。无论是决策部署时的“一碗水端平”,还是面对诱惑时的“心底无私天地宽”,公心都是党员干部的“定盘星”。那些在乡村振兴一线奔波的身影,在改革攻坚关头敢啃硬骨头的担当,都是公心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在新的征程上,每一名党员都应以此为标尺,让公心成为行动的指南,让底线成为不可触碰的禁区,让责任成为肩上沉甸甸的分量,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答卷。(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