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敢于扎根基层,在基层的磨砺中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坚定个人理想信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诚然,基层不仅是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试金石,更是个人理想信念的突破口。只有在基层工作中打磨历练,党员干部才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展现作为。
沉下身长本事,在促进发展进步中扬帆起航。新时代、新变化、新问题,大多党员干部掌握的政策理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已不再适用。当下,党员干部学习意识淡薄,业务能力退化,工作浮躁老套守旧,在工作开展中缺少足够的思考力和创新力,这已成为党员干部懒政的真实写照。面对现状,急需党员干部悬崖勒马,扎根基层,磨砺浮躁的心态,铸造坚韧的灵魂,补足共产党人的“钙”,全面提升工作能力,把工作落到实处,筑牢基层根基。要做好基层工作,光凭一腔热血不行,关键是得有过硬的自身本领和创新的工作思路,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受到群众的排斥;要做好基层工作,只逞一时之勇也不行,关键是得有创新笃学的巧劲和踏实肯干的态度,否则就会不进反退,无法履行应尽的职责。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学习提升,不断交流锻炼,成为本领高强的党员干部,才能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
弯下腰担难事,在推动为民服务中勇立潮头。党员干部只有在基层工作中树立责任担当意识,才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干部黄文秀,毅然投身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洪流之中,坚持扎根于偏远、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帮助乡亲们走出贫困的成绩单,谱写了新时代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她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为无数党员干部树立了责任与担当的光辉典范,那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时刻牢记自身的职责所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将自身的荣辱与群众的利益相挂钩,在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担当与责任。因而,作为党员干部,只有秉持付出和奉献的心态,弯下腰杆,扎根基层,敢于实干,勇于苦干,善于巧干,提高基层工作的执行力、行动力、实效性,才能在艰苦的基层工作中不断创造佳绩,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负人民不负党。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党员干部在基层工作中担难事、长本事,既需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又需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情怀,更需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实现兴国富民新局面的奋斗征程中,开创新局面、干出新业绩、建功新时代!(贵州省三穗县八弓镇人民政府 姜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