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飞速流转的当下,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清晨睁眼查看手机信息,到夜晚线上购物、娱乐,网络全方位渗透进日常。但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权益与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举办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播,更是对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的深度唤醒。
今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5-21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在15日举行的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政务大模型应用安全规范》、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活动结果等重要成果集中发布,为网络安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宣传周期间,各类活动精彩纷呈。网络安全博览会暨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国际推介会,聚焦网络安全高质量发展,众多网络安全企业展示前沿“黑科技”,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网络安全领域的创新活力;12场分论坛围绕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与青少年网络保护等社会关切领域展开,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碰撞出智慧火花,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主题日和网络安全“七进”活动深入社区、农村、企业、机关、校园、军营、家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真正做到将网络安全理念送入千家万户。
从实际案例来看,网络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触目惊心。此前,某知名电商平台曾因系统漏洞,导致数百万用户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泄露,用户遭受大量垃圾短信、电话骚扰,甚至部分用户遭遇诈骗,财产受损。这一事件不仅给用户造成极大困扰,也使该平台信誉受损,面临巨额赔偿和业务下滑的危机。还有一些企业因网络安全防护不足,被黑客攻击,导致核心商业机密被盗取,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有的甚至因此破产倒闭。这些案例都警示着我们,网络安全无小事,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对普通民众而言,提升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技能迫在眉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比如,设置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并定期更换;不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和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谨慎连接公共WiFi,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涉及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的操作。同时,要学会识别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虚假中奖信息、网络刷单骗局、冒充公检法诈骗等,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提升的平台。网络安全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持久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每一位网民共同努力。让我们以此次宣传周为契机,积极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防护技能,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守护我们在数字时代的美好生活,让网络真正成为便利生活、推动发展的有力工具。(尚凤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