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提出“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化解”,这不仅是工作要求,更是我们基层综治中心干事每天践行的行动指南。我们走村入户、苦口婆心换来的“平安答卷”,实实在在印证了“小调解”里的“大平安”分量。
党建引领是调解工作的“定盘星”,这话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得尤为深刻。记得前几天,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找到我们,眼含泪水焦急地说自己被骗了十几万,而家里唯一的儿子还得了肝癌急需这笔钱治疗,家里也早已不堪重负。我们第一时间上报组织,向民政部门为她申请了低保,并且让村里给他安排了水滴筹这才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看着老人红着眼眶说“谢谢”,我更明白为人民服务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而是组织把各部门拧成“一股绳”的治理智慧,让我们在化解矛盾时腰杆更硬、办法更多。
做调解工作久了,我越来越清楚“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防范”,源头治理就是维护安全的“减压阀”。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在发展中固安全”,我们把这句话贴在调解室墙上提醒自己。会议还强调“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对我们而言,就是让群众在每一次调解中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我们时刻在用我们的行动践行着这句宗旨。
如今走在辖区的街巷里,常有人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说“有你们在,我们心里踏实”。这份信任让我深知肩上的责任。站在新起点,我们会继续以会议精神为指引,带着调解手册、揣着为民初心,把“韧性城市”的建设要求融入每一次纠纷化解中。用“绣花功夫”啃下硬骨头,用真心真情温暖群众心,让每一起纠纷的圆满解决,都成为平安福建建设的坚实砖瓦,以基层治理的“稳”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卢雪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