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政治工作的核心要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政治工作必须始终聚焦“人”这个关键变量,通过思想引领、情感共鸣和实践转化,真正实现凝心铸魂的根本目标。
盯着人做工作,首要在把握思想脉搏。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多变,政治工作如果停留于文件传达、会议部署的表层,就容易陷入“空转”。只有精准捕捉对象认知特点,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将抽象逻辑具象为生活语言,才能打通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政治工作的供给侧改革,本质上是对人的认知规律的尊重。
盯着人做工作,核心在激发主体自觉。延安时期“诉苦运动”之所以成效显著,就在于唤醒了群众的阶级意识。今天开展政治教育,同样需要避免“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组工讲堂”让党员干部轮流担任主讲人,通过角色转换促发学习主动性,这种参与式教育模式印证了:当人从教育对象转变为实践主体时,政治工作就能产生裂变效应。真正的思想认同,永远来自主体的自觉建构。
盯着人做工作,关键在解决实际问题。淮海战役中“小车推出来的胜利”证明,群众工作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交锋。社区党委通过“民情流水线”收集群众诉求,将垃圾分类宣传与解决楼道照明问题捆绑推进,这种“工作结合渗透法”表明: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最终要体现在对现实矛盾的化解上。只有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政策温度,政治引领才能落地有声。
政治工作说到底是用心换心的艺术。新时代的政治工作,更需要这种见人见事见思想的功夫——既要避免陷入事务主义的忙碌,也要防止沦为形式主义的空转。唯有始终聚焦活生生的人,把握思想脉动、尊重主体地位、回应现实关切,才能让党的政治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胜势。(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