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深学细悟这部著作,特别是其中关于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乡村建设的根脉在农民,成效看农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这一重要论述直指问题本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在乡村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农民放在中心位置,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让农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振兴落地生根,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其精髓就在于始终紧扣农民需求谋划推进,从未偏离“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对“千万工程”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升华,为我们推进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从规划讨论到施工监督,从设施管护到收益分配,让农民全程“说上话”“作得了主”,充分激活农民的内生动力,让建设家园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把个体力量聚成集体合力,让乡村建设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乡村建设不是“一建了之”,更需久久为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重视显绩,更要重视潜绩。在乡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杜绝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注重建设质量,健全管护机制,让每一分投入都能产生最大的效益,让建设成果真正惠及长远。
基层党组织是凝聚农民的核心纽带,是乡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建设中,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建设全过程,通过党建引领把农民意愿整合为集体意志,把“要我建”变成“我要建”。同时,要发掘“土专家”“田秀才”,让乡土人才挑大梁,为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总之,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对于我们做好乡村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以这部著作为指引,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切实把乡村建设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