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求真务实:党员干部的根本遵循

2025-10-14 09:05:46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西沙街道办事处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古人的训诫穿越千年,依然为今天的行事立世提供着清醒指引。这短短十六字,道破了求真务实的本质。不被虚妄裹挟,不为表象迷惑,只以真实为底色,以实效为标尺。对党员干部而言,这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修养,而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干事创业的准则。新时代党员干部唯有拒虚言、远浮术,把求真务实刻进骨髓、落在实处,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用担当与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穿越风雨、行稳致远的“传家宝”。从延安时期,党坚持“实事求是”,摆脱教条束缚,在窑洞油灯下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到改革开放初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划破思想迷雾,党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姿态,在农田里、厂房中蹚出发展新路,让中国大地焕发生机。百年征程里,正是凭着“真”的态度、“实”的行动,我们党才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闯过了一道又一道关隘。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党员干部更要接好这枚“传家宝”,面对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少些“纸上谈兵”的空想,多些“蹲下去看蚂蚁”的调研,把情况摸清、把症结找准。同时对待定下的目标任务,不做“半截子工程”,不搞“表面文章”,一步一个脚印把蓝图变成实景,让求真务实成为干事的“标配”。

求真务实的落脚点,终究是在为民服务的每一件事里。如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具体,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需求转变,更考验着工作的“真”与“实”。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把“为民解难、为民办实事”放在心尖上,不搞“花架子”的形象工程,只做“暖心窝”的民生实事。就像有的干部扎根山区,翻山越岭摸清每一户的脱贫需求,用“一户一策”的实招让乡亲们稳增收;有的干部紧盯社区“急难愁盼”,从加装电梯到老旧管网改造,一件一件抓落实,让居民住得更舒心,这些都是“干真事”的生动注脚。党员干部当明白,“真事”不在豪言壮语里,而在群众的笑脸中,唯有把每一件“小事”办实、办透,才能筑牢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从延安的土窑洞到新时代的改革前沿,求真务实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新时代的征程上,既有发展的机遇,也有攻坚的挑战,党员干部唯有以“真”字铸魂、以“实”字托底,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方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答卷上,写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案。这既是对古人训诫的传承,更是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最好践行。(李小军)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