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跳出“官位”迷思,践行为民本真

2025-10-16 09:48:22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西沙街道办事处

古往今来,从政为官之道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管子》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都在不断强调为官者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这是对从政为官本质的深刻洞察,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秉持的重要理念。

真正的好干部,从不以官职大小论英雄,而是以百姓福祉为己任。黄文秀,这位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职位虽小,却怀揣着为群众谋幸福的大梦想。她不辞辛劳,深入群众,耐心引导,努力改变群众思想上的落后观念;她四处奔走,历经艰辛,为贫困户寻找脱贫致富的良方,为贫困地区注入发展的活力。谷文昌,他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带领当地百姓修建水渠,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用水难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想干事与官职大小无关”的深刻内涵。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干部应向他们看齐,将为老百姓着想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心中,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担当作为,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价值。

一个干部的能力与贡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组织也自有评判。正如“是金子总会发光”,真正有能力、有担当、心系群众的干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能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焦裕禄,在兰考县任职期间,不顾身体病痛,深入调研,带领群众治理风沙、水涝和盐碱地,他用生命诠释了对人民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担当,他的事迹和精神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杨善洲,退休后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带领大家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他们的付出与奉献,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敬仰,也成为了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标杆。党员干部应摒弃浮躁与功利,专注于提升自身能力,用心为群众办实事,在默默奉献中等待组织和群众的检验。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官从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场为人民谋幸福的征程。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深刻领悟“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在思想深处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小军)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