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需强化精准思维,于大局谋划中见格局,于细微操作中显功力,以绣花般的精心、细心与巧心,将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而言,细节是党性修养的“试金石”,是能力水平的“度量衡”,更是成就事业的“奠基石”。它要求我们于“枝叶关情”中彰显为民初心,在“微处建功”中诠释实干担当,以“规矩方圆”坚守纪律底线。唯有领悟并践行这种“微”力之道,于细微处着力,方能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篇章,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枝叶关情见初心:把“小事”办成“暖心事”。党的群众路线核心在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民生福祉的“大事”,更是检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试纸”。为民服务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那些看似琐碎的民生诉求,实则是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牵挂。西安市新城区党员网格员王静那本记满民情的卷边手册,正是将群众“小事”当作心头“大事”的生动写照;各地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聚焦“急难愁盼”,从改善老旧小区环境到优化社区医疗,桩桩件件,办的是具体事,暖的是百姓心。只有始终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将他们的“小事”作为我们的“大事”来办,才能以真心换真情,以实绩赢信任,让党的温暖如春风化雨,浸润万家。
微处建功显担当:以“细功”打通“中梗阻”。发展之路从无坦途,攻坚克难尤需精准施策。无论是乡村振兴面临的治理挑战,还是企业遭遇的办事瓶颈,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往往卡在细节之处。实干绝非粗放蛮干,它呼唤“绣花”般的精细与韧劲。咸阳市泾阳县的党员从报销签字、收益分配等具体环节入手,规范村集体经济流程,堵住了漏洞,激发了活力;渭南市华州区的党员推动审批事项整合优化,显著压缩企业办事时间,提升了效能,优化了环境。这些实践雄辩地证明:聚焦细微处,精准发力,下足“绣花功夫”,才能有效清除堵点、攻克难点,将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展现真正的担当作为。
规矩方圆守底线:立“细规”织密“防护网”。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必须依靠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任何微小的行为失范,若不及早纠治,都可能酿成大患。因此,必须将纪律的螺丝拧紧再拧紧,将制度的篱笆扎牢再扎牢。西安市制定“作风建设负面清单”,紧盯苗头性、倾向性“微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一些地区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将管理监督融入日常,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通过细化行为规范,织密制度之网,明确权力边界,让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严格的约束和监督下履职用权,确保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置身于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是精益求精的“工匠”,于细微处砥砺品格,于实干中提升能力。让我们常怀“枝叶关情”的为民之心,秉持“微处建功”的实干之志,恪守“规矩方圆”的律己之责,将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在每一个细节上追求完美,用坚实的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无愧于时代的“微”力与光辉。(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