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至上亦是党的根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要求:“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踏上“十五五”的新征程,“坚持人民至上”更是我们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也是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力量源泉。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当时刻牢记宗旨,守初心、担使命,持续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扎根人民大地共创新的伟业。
坚持与人民同心,始终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血脉相通。“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当前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正是由于时刻观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党才能成功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面对强国建设、复兴征程的新使命,广大党员干部更需以“公仆”之姿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当好人民的“勤务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
依靠人民奋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与磅礴的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客观要求全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共同为“十五五”发展添砖加瓦,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
由人民来评判,工作做得好不好,政策落地效果如何,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打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路线政策对不对,发展方向偏不偏,群众最有发言权。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实践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按照民意思维去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用民意标尺丈量各项工作的实效,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金杯银杯比不上群众的口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仅是口号,更当落实于行。我们干部唯有永葆对人民的忠诚、赤诚与热忱,坚持“做事”不“作秀”、“造福”不“造势”,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真正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才能在群众心中树起恒久的口碑,不断团结群众、凝聚群众、赢得群众,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李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