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一重要论断科学阐释了党的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内在逻辑,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理论创新的原创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实现突破,需要政党治理范式创新,创造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科学论断,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五大建设之首。建立“两个维护”制度保障机制。理论创新不仅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范式突破,更在批判吸收西方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标识的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实践路径的体系化推进。组织建设攻坚工程实施“头雁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2024年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2万个。创新“数字党建”模式,全国建成智慧党建平台2386个,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全天候覆盖。实践路径的体系化推进聚焦于构建科学严密的党建工作格局。在组织建设层面,通过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作风建设方面,建立常态化机制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监督体系完善上,形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的格局,构建起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促进治理的闭环机制。
政党建设新范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政党建设领域开创了全新范式,其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首次将“新型政党制度”列为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确立“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协同机制,既突破“一党专制”与“多党竞争”的传统二分法,又超越西方政党政治的对抗逻辑。通过制度化协商民主,实现了政党关系从合作共事到命运共同体的升华。创造性提出“政党中心主义”理论范式,在“社会中心主义”与“国家中心主义”之外开辟第三道路。以党组织为枢纽整合国家与社会资源,既保持政治动员优势,又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这种“一核多元”的治理结构,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新路径提供了制度样本。(江金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