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学好理论“必修课” 答好基层“民生卷”

2025-11-25 14:29:10 | 来源: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人民政府

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的征程中,年轻干部肩负着承上启下、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和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唯有以扎实的理论武装头脑,方能把握方向、找准方法、推动落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更需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在深学细悟中筑牢信仰之基、掌握成事之道、践行初心之责,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

带着“渴求”学,在真信真悟中筑牢政治根基。理论学习不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而是关乎立场方向的“硬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脚跟,在风吹浪打中保持定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本质上是补精神之钙、固信仰之本的过程,应自觉摒弃“学不学无所谓”“学了也用不上”的错误观念,要像饿了吃饭、渴了喝水那样,主动学、真心信,让理论成为思想上的“压舱石”。

带着“问题”学,在深研细究中掌握科学方法。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六个必须坚持” 作为其精髓要义的集中体现,为基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理论不是“公式手册”,但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正是我们分析问题、破解难题的“工具箱”。例如,运用“坚持系统观念”统筹乡村规划与生态保护,借助“坚持人民至上”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依托“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将这些 “方法论” 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落实的举措,真正做到既有看清方向的 “看法”,更有解决问题的 “办法”。

带着“泥土”学,在知行合一中彰显实践成效。学习的成效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理论若脱离基层实际,就会沦为纸上谈兵;实践若缺乏理论指引,则易陷入盲目低效。基层干部要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推动理论学习成果向实践效能转化。把“共同富裕”理念具象为帮扶困难群体的精准措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实到人居环境整治的具体行动,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村务公开、村民议事的制度设计之中。只有在田间地头宣讲政策、在农户家中倾听诉求、在项目一线解决问题,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使群众在一件件实事中感受到理论的温度与力量。

理论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基层沃土滋养实干之根。以“如饥似渴”的态度、“慢火炖汤”的韧劲、“脚底沾泥”的作风,持续学好党的创新理论,不断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方法的智慧、行动的勇气。当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基层干部就一定能答好时代赋予的“民生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青春篇章!(成杨泽)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