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版博会上话版权:非遗传承人李文的“创新保护伞”感悟

2025-10-20 09:46:31 | 来源: 中廉在线

10月16日,在为期三天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博览论坛”现场,安徽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宿州市人大代表李文在交流环节分享了自己的深刻感悟,一句“保护版权就是保护手艺人敢于创新的心”,引发在场从业者强烈共鸣。

作为深耕非遗技艺多年的传承人,李文坦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敢创新”是不少手艺人的共同困境。“我们钻研数月甚至数年,尝试在传统技艺里加入新元素、新设计,可一旦作品亮相,很容易被随意复制、低价售卖。”她举例,曾有同行将现代生活场景融入传统剪纸,却在短时间内被批量仿造,不仅经济效益受损,更让创作者失去了突破的动力,“大家宁愿守着老纹样反复创作,也不敢轻易迈出‘创新’那一步。”

而在本届版博会上,从版权登记流程演示到侵权维权案例解析,从非遗版权转化成果展示到版权保护政策解读,一系列内容让李文对“版权”有了全新认知。“原来版权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为我们创新撑起的‘保护伞’。”她在现场仔细咨询了非遗作品版权登记的具体步骤,还与版权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探讨了技艺融合过程中的版权界定问题。“现在心里有底了,以后可以放心地把老祖宗的剪纸技艺,和当下的城市风貌、生活故事结合,剪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作品。”

据了解,本届版博会专门设置了“非遗版权保护与转化”展区,集中展示了近百项拥有版权的非遗创新成果,涵盖剪纸、刺绣、陶瓷等多个品类。展区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手艺人了解版权、运用版权,“当创新成果能得到有效保护,才能激发传承人的创作热情,让非遗技艺真正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李文透露,接下来她计划将此次版博会的收获分享给身边的非遗从业者,还将为自己近期创作的“城市记忆”系列剪纸作品办理版权登记。“保护好每一次创新,才能让老技艺不断长出新‘枝芽’,这是我这次版博会最大的收获。”(赵汗青·刘欣华)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