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校教育的灵魂和主题,是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的重要体现,而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党校党性教育可以丰富党性的内容,提高党校党性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丰富党校党性教育内容。地方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党校进行党性教育的宝贵教学资源,党校要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深入研究其内涵和价值,经过提炼引入到课堂,进一步丰富党校党性教育内容,把地方红色资源与党性教育理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积极推进红色资源进课堂、进头脑,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党性教育必修课程列入党员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
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活力。红色文化教育是育人铸魂的重要手段,党校要准确把握红色文化教育全方位、交互式、开放式的特点,创新培训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地引进到党性教育理论课,采用系统讲解、案例分析、讨论互动、体验参与、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增强党性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针对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强化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党校培训质量。优秀师资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核心力量,党校要强化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红色师资竞争力,培养出一支政治上靠得住、讲台上站得稳、科研上立得住、咨政上叫得响、服务上贴的紧的师资队伍,以更好地开展党校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红色文化是“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就是开发党的政治优势,弘扬红色文化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校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激发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地为民服务,开拓党校发展新未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委党校 吴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