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食品卫生 > 正文

从点滴事做起 抓好防范

2023-01-03 15:01:58 | 来源: 中廉在线

当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元旦和春节期间人员往来频繁,流动性大,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儿童、老年人、有严重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员,在“两节”期间理性出行,做到安全有序流动,有效控制因人员流动加大疫情反弹,降低重点人群感染风险,确保自己的健康不受病毒侵害。

一是强化人员流动,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聚会。在“两节”中,群众避免前往疫情高流行地区探亲、旅游,减少跨省市流动,降低出行导致的感染风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人员要主动开展健康监测和抗原检测,未排除感染风险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严重基础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应尽量避免出行。处于感染期未康复的,不返岗工作,在客运场站、客车公共区域佩戴口罩,做好手消毒等个人防护,提醒旅客保持安全距离,具备条件的可分散就坐,减少交通工具内人员走动和聚集;对交通运输场站、工具等进行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及时清理垃圾和可见污染物。

二是强化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做好个人防护。公众需加强自我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保持社交距离,减少聚集。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60岁以上人群要主动进行疫苗接种,预防感染后发生危重症或死亡。旅游景区和公共场馆实施限量、预约、错峰等措施,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核定承载量。旅游景区要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公共场所要做好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监测和登记,落实科学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要求,以及场所通风换气、卫生消毒等防控措施。

三是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健康监测。个人应坚持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一米线、吃熟食、用公筷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或者核酸抗原检测阳性,不必恐慌,做好个人防护,居家治疗,减少与家人近距离接触。同时可通过电话向属地基层医疗机构或通过互联网医疗等形式寻求用药和健康指导。若症状加重,做好个人防护后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贵州省锦屏县三江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 刘荣盛)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