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10个字看似平易,实则重若千钧。它既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也蕴含着实事求是的发展智慧。
尽力而为,彰显的是初心与担当。民生工作是人心工程,关乎百姓冷暖。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民生投入要倾注真情实意,工作推进要体现责任担当。没有这份“尽力”,政策就容易悬空,承诺就容易落空,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就难以夯实。
量力而行,体现的是理性与远见。民生改善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不能脱离发展阶段实际。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循序渐进。既要防止超越能力的过度承诺,也要避免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可持续性是民生工作的生命线。脱离财力可持续的“福利主义”,看似美好,实则损害长远发展根基,最终反噬民生福祉。
二者辩证统一,方能行稳致远。“尽力”是价值引领,“量力”是现实约束。没有“尽力”的“量力”,容易走向消极保守;没有“量力”的“尽力”,可能陷入急功近利。科学的工作方法,在于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要突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在政策制定中需加强科学评估,在推进落实中要强化制度约束,确保民生工作既充满温度,又坚实可靠。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方法论指导民生实践,在“尽力”中传递温暖,在“量力”中保持清醒,就一定能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持久地惠及全体人民,书写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民生答卷。(陈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