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汲古润今坚定文化自信 向新而行彰显青年担当

2025-10-23 09:51:30 | 来源: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乡人民政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是文明赓续的接力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要自觉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汲古慧今”的自觉传承文明薪火,以“守正创新”的勇气谱写时代华章,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征程中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坚守“本来”的深度,筑牢文化“承重墙”。“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青年要承续中华文脉,首要的是以“本来”之定力涵养文化认同,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源头活水”。唯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切体认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避免在多元思潮中“迷失自我”。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碰撞时,必须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文化定力,怀揣“一砖一瓦皆系文脉”的敬畏,守住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坚定文化自信。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珍视乡土文化价值,保护传统村落风貌,传承非遗技艺,让沉睡乡村的历史记忆活起来。要帮助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整理村志村史,培养乡村文化人才,使文化传承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开辟“未来”的新度,点燃创新“助推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青年要推动文化发展,既要传承、更要创造。要把“开辟未来”的锐气当作前行火炬,善于运用新技术、新媒介传播文化。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要帮助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培育乡村文创产品,生动诠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人民需要作为创作导向,在技术变革最前沿、文化生产第一线立潮头、发新声、创精品。要发扬好“融通中外”的宏大视野,既做文明对话的“翻译官”,也当中国故事的“主讲人”,用青年的创新活力协助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特色产业,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秉持“开放”的气度,搭建文明互鉴“立交桥”。青年身处全球化时代,更应胸怀天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要树立和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破除“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涵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博大胸怀。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青年干部要利用好自身优势,协助乡村打开视野,既保持文化特色,又吸收先进经验。通过文化节庆、艺术展览等形式,帮助乡村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示乡村文化独特魅力。要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能理解差异、善寻求共识、敢倡导和平,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用青春实践绘就文明交流互鉴的壮丽画卷。(储可慧)

责任编辑:赵新新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