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一头连着生产供给,一头连着百姓生活,早已是保障民生运转、畅通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从城市写字楼到乡村农家院,从生鲜食材到日常用品,快递服务的便捷性曾让无数人受益,“门到门”的履约承诺更是行业安身立命的根本。需以“民生为本”构建多元协同体系,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监管要“硬起来”。尽快完善法规制度,明确送货上门的责任边界,规范快递柜收费标准,要求收费项目公示备案,未经同意存放的费用由企业或快递员承担,借助大数据实现精准监管。
企业要“担起来”。摒弃低价竞争思维,通过优化运营降低成本,将“服务质量”纳入考核,保障快递员权益,让上门配送有动力、有保障,快递柜运营方要回归便民本质,平衡商业利益与公共服务,拓展合理盈利渠道而非转嫁成本。
行业协会要“联起来”。制定自律公约,开展服务评级,搭建沟通桥梁,协调解决小区配送权限等共性难题,加强快递员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意识。
消费者要“强起来”。通过普法宣传了解权益,借助便捷投诉渠道积极维权,理性选择优质服务,用市场力量倒逼行业升级。
快递业的初心是服务民生,唯有监管发力、企业尽责、行业自律、群众参与,才能让“送货上门”回归常态,让快递柜重拾便民本色,让这条民生纽带真正温暖人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坚实的正能量。(杨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