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是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者、执行者和推动者。党校作为为党育才的主阵地,承担着为干部塑形铸魂的功能,必须将党校姓党融入干部教育培养的工作体系,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
把坚持党校姓党作为第一本色,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必须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确保党员干部在理论上成熟、政治上坚定。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持续用新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行动上的带头人。
把增强大局意识作为第一要求,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党校作为领导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必须找准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确保培养造就党需要的干部。要有效整合党校教师、各领域专家及领导干部教学资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针对年轻干部、村书记、社区干部等不同领域培训对象,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使干部的素质能力跟上事业发展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把为党立言护旗作为第一追求,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必须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确保旗帜鲜明的为党发声。要从更深层次、更宽视野研究阐释创新理论,积极撰写有深度、有价值、有感染力的高质量文章,及时发出“党校好声音”。要积极开发精细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精品教学课程,推动理论成果有效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世界观和干部会运用的方法论,真正用党的思想理论引领社会思潮。(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委组织部 唐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