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是连接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在新时代背景下,亳州市蒙城县城关街道刘桥社区关工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入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的全过程,为青少年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沃土”。
一、筑牢“思想根基”,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离不开正确的思想引领。社区关工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让红色文化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养分”。盘活红色资源,依托社区内的红色驿站、党史宣传栏等阵地,定期开展“红领巾讲党史”“老党员讲故事”等活动,用青少年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二、织密“关爱网络”,为困境青少年撑起“保护伞”
社区内的留守儿童、困境家庭子女等群体,更需要精准化、个性化的关爱。社区党委要主动靠前,当好他们的“暖心人”。建立“一人一档”台账,联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开展常态化走访,全面掌握困境青少年的家庭情况、学习需求和心理状态,确保关爱不缺位。
三、打造“成长空间”,让社区成为青少年的“快乐营地”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需要丰富的活动载体和成长平台。刘桥社区关工委积极盘活资源、创新形式,让社区成为青少年乐于参与、主动融入的“乐园”。建好“硬件阵地”,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儿童之家、图书室等场所,增设科普角、手工坊、运动区等功能区域,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娱乐、交流的固定空间。办活“特色活动”,结合青少年兴趣爱好,开展“科普小课堂”“书法绘画比赛”“垃圾分类实践”“安全知识演练”等活动,既丰富课余生活,又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
关心下一代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社区关工委主动牵线搭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联动学校,定期邀请教师进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学业答疑等服务,打通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衔接点”。发动家长,组建“家长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青少年活动组织、安全巡逻等工作,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链接社会资源,联合辖区企业、社会组织、退休教师等力量,开展公益讲座、爱心捐赠等活动,为青少年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青少年是社区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刘桥社区关工委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在社区的呵护下,向阳而生、逐梦前行。(曹文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