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深度调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这种“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本质是对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全方位检验。历史经验表明,越是重大挑战面前,越需要党员干部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政治忠诚的压舱石,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磨砺“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政治敏锐性。这种考验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体现在意识形态交锋、改革发展攻坚、风险化解处置等各个领域,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念根基,更要具备“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实践品格。
政治判断力是应对重大考验的首要能力,其核心在于把握“两个大局”的辩证关系。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本质特征,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中辨明是非曲直。这就要求建立“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思维框架,既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把握历史方位,又在具体工作中洞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潜在影响。特别要警惕“低级红”“高级黑”现象对政治判断力的侵蚀,始终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这种判断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分析矛盾问题、总结实践经验中持续淬炼的结果,最终要转化为“见微知著”的风险预判能力和“举重若轻”的决策魄力。
政治领悟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将“国之大者”转化为“行之要务”。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意图、战略考量和实践要求,避免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执行误区。这种领悟需要建立“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思维链条,既吃透政策文件的精神实质,又把握基层实践的鲜活经验。特别要防止“机械执行”“选择落实”等倾向,通过“解剖麻雀”式调研把握政策落地的关键节点。政治领悟力的最高境界是形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在复杂局面中准确识别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政治三力”转化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施策。
政治执行力是检验党员干部成色的试金石,其效能发挥离不开制度机制的支撑。要构建“部署—落实—反馈”的闭环体系,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重点完善“有为有位”的用人导向,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闯将”“干将”脱颖而出。同时用好“容错纠错”激励机制,区分探索性失误与违纪违法行为,为担当者撑腰鼓劲。这种制度设计不是简单的流程管控,而是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的生动局面,使政治执行力成为抵御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在攻坚克难中彰显“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担当精神。
面对重大考验,党员干部需要掌握“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斗争艺术。既要认清“历史发展从来不是直线式前进”的客观规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划长远;又要保持“历史从不等待犹豫者”的紧迫感,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破解当下难题。这种斗争哲学强调“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把握发展主动权。特别要培养“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通过“靶向治疗”精准施策,避免“大水漫灌”式粗放应对。最终在应对重大考验中“踏平坎坷成大道”,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