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怎样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关键在于构建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不仅是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更是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制度设计体现着治理智慧。从《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的顶层设计,到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规范执行,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呈现出鲜明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这种制度安排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更融入了新时代实践探索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图谱。
制度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建立严格的督查问责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体系,通过定期检查、专项督查、述职评议等方式,确保制度执行不打折扣。同时要创新制度实施方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制度执行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制度创新永无止境。面对网络空间带来的新挑战,需要及时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针对青年群体思想特点,要健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着眼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构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只有保持制度体系的开放性和适应性,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与时代同步伐。
制度优势的发挥最终要体现在工作成效上。通过制度保障,要推动形成全党动手、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检验制度成效的重要标尺。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让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程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