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党员发展创新:为党组织注入新鲜活力?

2025-09-16 14:58:31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庄周街道办事处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社会结构、群体分布、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传统党员发展模式面临新挑战。唯有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在选拔、培养、管理等环节探索新路径,才能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为党组织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一、拓宽选拔渠道,打破党员发展“隐形壁垒”?

各地通过创新选拔方式,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的“隐形壁垒”,让更多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在基层一线,多地推行“一线考察识别”机制,将党员发展的重点向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主战场倾斜。党组织深入田间地头、社区网格、项目工地,主动发现那些在关键时刻冲在前、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比如在乡村,对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解决群众难题的致富带头人,在防汛抗旱、疫情防控中主动担当的青年骨干,党组织主动上门沟通,讲解入党政策,引导其向组织递交申请。在城市,针对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社区党组织通过建立“新就业群体服务站”,在提供休息、充电等便民服务的同时,同步开展思想引导,及时发现其中的优秀人才,为他们搭建向党组织靠拢的桥梁。?

在新兴领域,各地注重扩大党组织覆盖的同时,同步推进党员发展工作。对于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新兴产业园区等,党组织通过“党建指导员上门指导”“行业联合摸排” 等方式,深入了解从业人员情况,重点关注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和青年员工。一些地区还建立“新兴领域人才信息库”,将行业内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人才纳入培养视野,定期开展座谈交流、政策宣讲,激发他们的入党意愿,让党员发展工作覆盖到社会发展的各个“神经末梢”。?

此外,多地还创新“群众推荐+组织考察”模式,通过召开群众评议会、设置“党员推荐箱”等方式,让群众参与到优秀分子的推荐中来。党组织结合群众评价与日常表现,综合研判人选的综合素质,确保选拔出的入党积极分子不仅符合标准,更得到群众认可,真正把“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人才吸纳进来。?

二、优化培养模式,让入党积极分子“淬火成钢”?

党员发展不仅要“选得准”,更要“育得好”。传统的集中培训、理论授课模式,存在针对性不强、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各地通过创新培养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让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中干、干中学”,逐步提升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理论培养上,多地打破“单向灌输”模式,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有的地区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开展“红色研学”,通过现场讲解、情景教学、互动问答等形式,让他们在感悟红色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有的借助线上平台,开设“微党课”“云课堂”,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案例、生动鲜活的故事,方便入党积极分子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同时通过线上讨论、心得分享,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

在实践锻炼上,各地为入党积极分子搭建“实践平台”,让他们在服务群众、推动工作中锤炼本领。社区党组织设立“入党积极分子服务岗”,安排他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矛盾纠纷调解、特殊群体关爱等工作,在实践中提升服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乡村党组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与“乡村振兴志愿行动”,协助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环境整治等任务,让他们在助力乡村发展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部分地区还推行“导师帮带制”,为每名入党积极分子配备一名优秀党员作为导师,导师通过“一对一”指导,既传授理论知识,又分享工作经验,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快速成长。?同时,各地注重动态跟踪培养,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其学习情况、实践表现、思想变化,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针对性调整培养方案。对表现突出的,加快培养进度;对存在不足的,及时提醒改进,确保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都能在科学培养中不断进步。?

三、强化管理监督,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口”?

党员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各地通过创新管理监督机制,把严的标准贯穿党员发展全过程,确保发展的每一名党员都经得起考验。?

在程序规范上,多地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督效能。有的地区开发“党员发展全程纪实系统”,将入党申请、确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接收和转正等各个环节的材料、流程、时间节点录入系统,实现“线上留痕、全程可溯”。上级党组织通过系统可实时查看下级党组织党员发展进度,对程序不规范、材料不完整的及时提醒纠正,避免“人情党员”“关系党员”等问题,确保党员发展程序严谨、公开透明。?

在考察评价上,各地创新“多维度评价体系”,改变以往“重业务、轻思想”“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倾向。除了考察工作业绩,更注重对政治立场、道德品行、群众口碑的考察。有的地区开展“政治体检”,通过与本人谈话、征求同事和群众意见、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表现;有的引入“承诺践诺”机制,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前围绕服务群众、岗位建功等作出承诺,并定期公示践诺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以实际行动检验其入党动机是否纯洁、担当精神是否过硬。?

对于预备党员,各地也创新管理方式,推行“预备期实践考核”。通过安排预备党员参与重点工作、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观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建立“预备党员评议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和群众对预备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进行评议,对评议不合格、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切实把好党员发展的“最后一道关口”。?

四、创新需守本,让党员发展工作行稳致远?

党员发展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在坚持党章规定、遵循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优化升级。无论方式如何创新,“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不能变,为党选拔优秀人才、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目标不能变。?

各地在创新过程中,始终注重“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一方面,严格遵守党员发展的基本程序和标准,确保创新举措不偏离党的建设要求;另一方面,立足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避免“一刀切”“形式主义”。比如有的地区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培养方案,对青年学生侧重理论素养提升,对企业职工侧重岗位建功引导,对基层干部侧重服务能力培养,让创新举措更贴合实际、更具实效。?

同时,各地注重总结创新经验,将实践中成熟的做法固化为制度规范。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推广优秀案例,让创新成果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思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党员发展创新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党员发展创新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从拓宽选拔渠道吸纳优秀人才,到优化培养模式锤炼过硬本领,再到强化管理监督严把质量关口,每一项创新举措都在为党员队伍注入新活力。随着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创新完善,必将有更多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乐阳社区)

责任编辑:王飞飞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