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表皮皱褶却内里甘甜,历经风霜仍保持本色。这种特质恰是当代党员干部应有的精神画像。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红枣式干部”不是标签,而是方法论;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指南。其核心要义在经得起阳光曝晒的忠诚度,耐得住岁月风干的坚韧度,守得住本质甘甜的纯净度。
红枣的褶皱记录着生长的年轮。干部的“皱褶”应当刻满实践印记。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全是办法。真正的担当不是表态的嗓门,而是挽起裤腿下田的脚印。群众不需要演说家,渴求的是能嗅到泥土味的实干家。把政策语言转化为方言土话,将文件指标分解为家门口的实事,这样的“皱褶”才有生命力。
红枣的甜度不会因外形改变而衰减。党员干部的“糖分”就是为民初心。保持“甜度”的关键,在于建立“需求-响应”的直通机制。群众皱眉的事马上办,百姓咂嘴的难主动解,这样的“糖分”才经得起品味。
枣核坚硬,果肉柔软。新时代干部既要有原则的硬度,又要有服务的温度。在底线问题上寸土不让,在民生小事上将心比心。杜绝“软钉子”,更要警惕“硬伤害”。政策执行不是机械传动,需要带着人性温度校准。既有雷霆手段,又有菩萨心肠,这样的辩证法则才能赢得真心赞誉。
红枣经晾晒反而更耐储存。干部的成长同样需要“脱水”淬炼。减去虚浮泡沫,沉淀实干精华。考核指标不是越多越好,关键看解决了多少真问题。摈弃“材料政绩”的虚假繁荣,建立“问题销号”的实效清单。在时间的晾晒架上,最终留下的必是为民服务的重量。
红枣式干部的养成没有捷径。它拒绝精致的功利主义,反对浮夸的表演政治。当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在躬身实践中积累褶皱,在服务群众中沉淀糖分,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个人成长,更是整个政治生态的良性循环。这份甘甜,终将由人民来品尝评判。(曹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