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用“乡土语言”讲好基层党课

2025-09-24 11:08:10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富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基层党课是连接党的理论与群众实践的桥梁,普通党员作为党课讲授的主力军,需以“接地气”的方式让理论“冒热气”。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如何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讲好党课,成为检验基层党员政治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标尺。

以“家常话”解构理论,让党课“入耳”。普通党员讲党课,首要破解“理论空转”难题。比如某村支书将“共同富裕”比作“大锅饭”,用“过去一家一口锅,现在全村共一灶”的比喻,阐释集体经济对消除贫困的支撑作用。这种生活化表达,使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场景。基层实践中的创新案例值得借鉴:某社区党员开发“党课方言包”,将政策要点转化为本地谚语;农业技术党员在田间开设“流动课堂”,用“种地如绣花,科技是金针”的比喻讲解智慧农业。这些尝试证明,当理论语言转化为“乡音土语”,党课才能真正穿透“最后一公里”。

用“身边事”印证初心,让党课“入心”。党课的生命力在于与群众生活的深度耦合。某驻村第一书记在党课中展示三组照片:2018年危房改造前的土坯房、2020年易地搬迁的新居、2022年乡村旅游的民宿群。通过“一房三变”的视觉叙事,生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种“照片党课”模式,使政策成效可感可触。在产业振兴领域,普通党员可构建“案例库”:讲述返乡青年通过电商助农实现“手机变新农具”的转型故事。每个成功案例都是活的党课教材,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真理。

靠“带头干”彰显担当,让党课“入行”。行动是最好的党课语言。某村党员带头成立“党员先锋队”,在防汛救灾中连续数小时抢修道路,用“雨靴里的泥浆就是最好的党课笔记”的行动,诠释“平常时候看得出来”的党员本色。这种“行为党课”模式,使理论宣讲与实践示范形成闭环。在基层治理创新中,普通党员可探索“实践党课”:通过“党员责任田”认领制度,将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任务转化为党课实践课题;建立“党员积分制”,将参与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为党课学习成效。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机制,推动党课从“课堂”走向“现场”。

普通党员讲好党课的关键,在于构建"理论-实践-群众"的互动循环。当党课内容源自田间地头的真实故事,当讲授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当课后行动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基层党课就能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强磁场”。这种“有血有肉”的党课,不仅能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更能激发基层治理的内在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新时代基层党课创新永无止境,希望每一堂基层党课都成为照亮乡村发展道路的明灯。(滕丽)

责任编辑:欧阳希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