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纪检监察 > 正文

东河区:完善提升智慧纪检“三务”公开便民服务平台功能作用

2020-05-12 13:16:57 | 来源: 中廉在线

打造群众身边的“监督哨”

东河区纪委监委完善提升智慧纪检“三务”公开便民服务平台功能作用

“通过对全区2个镇49个行政村和12个街道66个社区‘三务公开’情况的摸底监督,推动了数据补录工作,为促进智慧纪检“三务”公开便民服务平台公开深度和公开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东河区纪委监委抓住数据补录契机,进一步完善提升智慧纪检“三务”公开便民服务平台功能作用,加大对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提升公开质量,为实现公权力深度追溯查询和监督全覆盖,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发挥积极作用。

启动智慧纪检“三务”公开线上便民服务平台以来,全区2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及所辖49个行政村、66个社区的党务、政务、村(居)务、财务信息全部纳入了“三服务平台公开范围,同时上线手机APP,建立“三务”公开电子档案,累计公开“三务”信息19784条,平台浏览量25万余次,手机APP下载量1572次。以提升公开的便捷度、及时度、详细度、真实度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切实在公开时间深度上狠下功夫,按照公开时限“由近及远、逐步推进”原则开展数据补录工作,截至目前,部分镇(街道)村(社区)已完成2013年以来的基层党务、政务、村(居)务、财务数据补录公开,让集体“家底”看得清、说得细、摸得着,亮出公开“明白账”,上紧群众监督“安全锁”。

“村里几年来的财务、政务、党务等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亮了个明白,村民心里敞亮了,村‘两委’在工作上也不敢马虎。”莎木佳村党支部书记刘米换说。

为了方便群众对“三务”公开情况进行实时了解和监督,在建设运行智慧纪检“三务”公开线上便民服务平台的同时,在全区构建起了一键式电子触摸屏、固定公开栏、手机APP、LED显示屏、广播等“五位一体”的立体公开模式,真正实现了全区“三务”公开由“上墙”至“上网”的融合发展。服务平台上还设置了个人查询、投诉举报栏目,就“三务”公开情况和村干部履职履责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平台启动运行以来,共受理问题线索46件,立案2件,给予党纪处分2人,提醒谈话3人。同时,注重将服务平台建设成为基层“微腐败”大清扫、民生领域、扶贫领域等专项治理监督的有力抓手,通过线上监督全区排查,为线下精准监督提供依据,用监督执纪问责成效维护群众利益。

“我们村每季度收入多少钱、花了多少钱,收入和支出的日期、款项、金额都在网上公示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大家心里踏实得很。”河东镇井坪四村村民表示,村务、财务的透明公开让群众很放心。

为了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区纪委监委制定《关于推行基层“三务”公开加强执纪监督的工作方案》,明确监督重点,督促各镇(街道)党(工)委落实主体责任,对基层“三务”公开各项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形成全方位动态监督体系。同时借助智慧纪检“三务”公开便民服务平台,加大对“贫困户评议、审批、享受待遇”和“扶贫开发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公开公示力度,主动回应群众关切。采取主要领导实地督查、专项工作集中检查、手机APP日常抽查等方式,持续加强对全区“三务”公开情况的动态监控和监督检查,对公开时间滞后、公开内容不精准等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对不公开、假公开、半公开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先后发现问题3类16个,下达纪律检查建议书4份,约谈10名主要领导。近日,对“三务”公开数据补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进展迟缓的1个镇予以通报批评,对补录工作落实高效有力的2个街道予以通报表扬。(张羽霞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