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务”公开作为自治区纪委监委提出的打好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遏制基层微腐败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基层工作透明度、拓宽民主监督渠道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手段。新城区纪委监委通过点问题、搭平台、列清单、强监督,扎实推动“三务”公开工作提质提档。
点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协助找准切入点。打水要到井边、栽秧要到田边。新城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分批次深入新城区镇(街道)、村(居)进行走访调研,并召集区委办、政府办、民政局、财政局、农牧水利局等“三务”公开牵头单位召开座谈会,通过实地调研及座谈交流,详细梳理了新城区“三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找准“三务”公开工作提档升级的切入点。
对历年来信访矛盾集中、群众反应问题强烈的10个村所涉及的集体资产处置、集体资金使用、拆迁补偿、回迁房安置等53项重要内容进行“点题式”公开,通过“亮家底”的方式,明百姓心底,解群众疑虑,还干部清白。
搭平台,通过“五个一”模式,畅通公开渠道。2018年5月,新城区“三务”公开信息监督平台正式运行,在全市9个旗县区首先实现了“三务”从上墙到上网,辖区内1镇、8个办事处、24个村、53个社区,实现了从纸上到“指上”查阅。至此,“五个一”公开模式翻开了新城区 “三务”公开的新篇章。“五个一”即“一网”、 “一栏”、 “一微”、“一室” 、“一屏”。其中,“一网”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公开内容上传至网络终端,群众可通过村内设置的查询机查看2013年以来所有公开内容; “一栏”是指固定公开栏,便于群众实地查看适时公开和长期公开内容。“一微”是指在“清风新城”微信公众号设置“三务”公开端口,群众可通过关注查阅;“一室”是指设置“三务”公开资料室,集中存放、统一管理“三务”公开详细资料,满足群众更加详尽、全面了解的需求;“一屏”是指利用电子显示屏,对党组织、村委会换届选举现场、重大事项集体研究、讨论等内容公开播放,群众适时观看,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截止2020年5月15日,信息平台公开总量87875条,累计访问量50877人次,大屏直播140余次,受众群众上万人次。建成固定公开栏86组,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列清单,通过完善公开目录,明晰公开事项。制定“三务”公开目录,围绕“群众最想知道什么,最需要知道什么”两条主线,严格按照《党务公开条例》《政务公开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财务公开条例》规范公开目录内容。编印了《“三务”公开工作督导手册》,《手册》从党务、政务、村(居)务三个方面找准了公开的政策依据、明确了组织机构、人员分工,细化了公开目录、公开流程,严格了公开程序,确保了公开内容的精准度、公开渠道的多元度和公开程序的透明度。
强监督,通过监督问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制定《新城区纪委监委进一步强化“三务”公开监督工作方案》,实行职能部门、主管单位监督月报告制度,网络平台预警提醒系统,深化再监督职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持续推动“三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用活用好提醒函、建议书等手段推动主责部门履职尽责,严问责、常问效倒逼基层组织落细落实公开主责。2020年截止目前,累计下发《日常监督提醒函》23份,建议书23份,通报17次,2018年以来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刘柳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