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门工作扎实有效,纪委监委监督精准有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三务”公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在深入推进“三务”公开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三务”公开是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长期任务,必须抓深抓实抓常抓细。
一是必须解决各部门各自为战的问题。牵头组织主管部门常调研、勤沟通、善合作,整合党务村务财务督导指导队伍力量,形成工作合力,防止多头督导指导,重复督导指导,浪费人力时间。
二是必须解决群众知晓率不高的问题。干部包联要深入群众中开展“五必问”,一问“是否知道‘三务’公开”;二问“是否关心‘三务’公开”;三问“村里是否及时进行了公开”;四问“公开内容是否能看得懂”;五问“还想看什么”,将传统的大水漫灌式宣传变为精准滴灌式宣传。
三是必须解决公开不深不细、不及时的问题。督促主管部门深入查找公开不到位、不及时原因,紧扣部门风险点、群众关注点,因地施策,归类整合、细化区分公开内容,防止核心问题没公开,不痛不痒的乱公开。
四是必须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各公开主体按照“三统一”要求,实行“线上权限收紧,线下归档保存,栏内资料留影”制度。督促主管部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多方比对,核实公开真伪。纪委监委要强化监督的再监督作用,深挖不公开、假公开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五是必须解决监督不精准的问题。要根据市纪委监委制定的“三务”公开监督清单,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调整完善,制定共性监督清单,分清直监督和再监督。各纪(工)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各地区和驻在单位的职能职责、政策法规进行梳理,细化和列出个性监督清单,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精准度。(赵红霞 新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