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纪检监察 > 正文

东河区“五个同步”推进“三务公开 +”再监督平台提速平稳运行

2020-07-14 08:50:42 | 来源: 中廉在线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全面贯彻落实市纪委监委关于推进“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运行有关安排部署,在原有智慧纪检“两个责任”记实考核系统和“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的基础上,坚持“五个同步”大力推进再监督平台建设工作提速平稳运行。目前东河区“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共录入各类数据34057条。

“数据迁移与数据录入”同步推进,提高运行效率。成立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强化组织领导。组建全区工作群,印发落实东河区“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上线运行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先后召开2次全区“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运行操作培训会,部署上线运行再监督平台工作,确保各项数据录入平稳顺畅。积极协调现行平台运行研发公司与“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原数据公司沟通对接,组织签订迁移数据合同书,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确保原数据在规定时间内全部迁移至新平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成效。

“全面承接与统分结合”同步推进,突出发展创新。及时将市纪委监委“三务”公开指导目录下发至全区各部门单位,规范统一公开指标体系、格式化表格、公开时限及流程,做到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承接,严格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相统一,注重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在公开“农业类补贴、卫生类补贴、计划生育补助、建设类补贴、社会保障类补贴、一卡通信息”6类民生领域补贴资金项目的基础上,将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类补贴纳入再监督平台“民生领域公开”模块,并从规划立项、资金拨付、申报审核、执行发放等环节入手,扎实推进民生领域资金公开工作,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最大限度确保民生领域资金发放使用公开、透明、公正。

“压茬推进与全面覆盖”同步落实,实现稳步推进。按照先推进农村、后推进社区的“三务”公开工作思路,在全区2个镇49个村构建起一键式电子触摸屏、固定公开栏、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广播等“五位一体”的立体公开模式,依托“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数据抓取优势,做到线上公开全面覆盖、监督同步推进。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针对党务、政务、村(居)务、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不公开、假公开、半公开”等问题,通过“张贴公告+网站公布+微信公开”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广泛告知举报内容、举报方式、举报途径,真正将“三务”公开监督的“钥匙”交到人民群众的手中。今年以来,累计受理“三务”公开问题线索14件,立案1件,给予1人党纪处分。

“压实责任和时时监督”同步推进,增强公开力度。将“三务”公开工作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相关部门不定期对“三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巡察监督,不断推进公开工作落实。将“两个责任”作为压实“三务”公开责任的重要手段,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任务清单》同步部署至“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日常监督”模块,对“两个责任”108条任务指标逐项赋分,将全区77家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24家纪检监察组织履职情况纳入“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集中管理,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一事一记、随做随记、动态更新和日常管理,并通过“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日常监督评分,减少逐个甄别、来回对比资料的繁琐,将所有的履职行为体现在日常,贯穿于始终。

“一体化监督+预警提醒”同步推进,强化传导压力。制定《东河区纪委监委“一体化”监督工作办法(试行)》,建立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等各类监督资源贯通融合、协同联动、密切配合的“一体化”监督格局,凝聚监督合力,延伸监督触角,增强监督力量。完善“一书两提醒”预警机制,在平台设置“预警、反馈、分析”模块,将日常“线上+线下”监督情况及时反馈至存在问题部门单位。通过全区专用工作群,对不及时或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发布线上预警和短信提醒预警,并通过平台点对点发布纪检监察文书进行预警,对整改工作进行实时再监督。存在问题部门单位通过线上反馈相关问题整改进展,监督人员通过分类查询公开、监督、预警工作完成情况,对监督工作进行全链条管理。截至目前,累计通过“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开展线上监督1000余次,线上发送监督建议79条、完成反馈任务69条,推动整改问题70余个,线下印发提醒通知6份,监督通报1批,全区通报存在问题部门31家。(张羽霞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纪委监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