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纪检监察 > 正文

办好走访慰问“七件事”

2021-05-27 13:04:36 | 来源: 中廉在线

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一”前夕,认真落实中央组织部通知要求,开展好走访慰问活动,把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传达到基层,传递到每一名慰问对象,重在办好七件事。

下基层、进家门。慰问对象身处基层一线,委托走访慰问代替不了亲自上门,隔着屏幕代替不了手握着手,背靠着背替不了面对着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带着责任,带着深情,深入基层、走进慰问对象的家门,查看房前屋后,翻看灶台锅盖,关心他们住的怎么样、吃的怎么样、身体状况好不好……准确掌握慰问对象家庭生活条件,听听他们的诉求期盼,确保走访慰问更具温度,更有人情味。

悟思想、强信念。走访慰问的过程,既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也是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好机会。要结合走访慰问活动,深入基层群众,多用群众喜欢听、听得进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广泛宣传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铸就的伟大精神,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发自内心的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学党史、传作风。此次走访慰问的对象或其亲属,长期奋战在各行各业,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突出贡献,有的甚至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是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他们的成长和工作经历,从不同角度记录着党史上的生动故事,他们身上彰显的高尚精神品格,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要结合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邀请他们讲党课,面向群众分享个人经历,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接续传承下去。

重关爱、树导向。慰问对象或其亲属,在平凡岗位上操劳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他们的付出和功绩最应该被牢记和发扬光大。要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经常性开展走访慰问,力所能及的帮助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要深入挖掘、学习、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树好重基层、重奉献、重公认的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榜样看齐,激励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当学生、听教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走访慰问对象以及基层群众身上,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结合走访慰问活动,真正俯下身子,深入群众当中,拜人民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做好工作的方法,不断增进群众感情,练就过硬的能力本领。

搞调研、谋思路。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加上市县乡村集中换届,各级将组建新班子、打造新队伍。各级领导干部履新“第一课”,就是要尽快适应新环境、掌握新情况、拿出新状态。要把走访慰问活动当作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窗口,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交谈交流交心,深入了解地方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与干部群众一道研究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共同绘好地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

办实事、解难题。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好不好,主要看群众有感度,要由群众来评判,这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息息相关。要把走访慰问活动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通起来,围绕就业、收入、教育、医疗、住房、出行、生态环境等问题,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福建省宁德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半屏君)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