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表的文章《咬定青山不放松——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综述》强调,作风建设无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关乎党的兴衰存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政治高度,严肃对待作风问题,一以贯之推进作风建设。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做好“领雁人”,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传承发扬好,用好理论联系实际和自我批评两把“利刃”,在前进的路上不畏艰难困苦,以务实的作风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以“理念”为基石,做优良传统的继承者。“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浪费虽易却凝聚着很多人的艰辛劳动。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高达13亿吨,同时仍有8.2亿人面临饥饿,践行光盘行动,适度点餐,营造良好新风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汇聚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几千年风雨中不衰。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提高政治和科学决策能力,秉持对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信念,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机遇和挑战的关系,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带头搞好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建设,合理运用资源,培养健康文明消费方式提升整体效能,做好“领雁人”。
以“法律”为尺度,做砥砺前行的实干者。“人不以规矩则废。”凡事离不开规则,国家有法律治理,家庭有家规管理。《“点题整治”系列谈》中,福建省南平市泉港区纪委监委深入割山村开展入户督查,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发现违规收取卫生费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自查。政府应以“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态度,开展专项行动、制定督办工作机制,办好群众件件“心事”,进而增进人民幸福指数。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守好“廉”,用好“权”,自觉担当,不断给自己“补钙”和“赋能”,在工作中谨言慎行,做到“立身以诚为本,处事以公为先”。为群众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提增效益,让作风建设能落地和下沉。
以“批评”为准则,做锲而不舍的为民者。“吾日三省吾身。”经常反省和审视自己才能不断进步。福建省持续推出4000件便民利民举措,现在新生儿父母只要填写一张表单和提交一套材料,就能办理婴儿出生证明。政府在社会服务中通过减少繁琐程序,增加更多人性化选择,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行动效率、常治长效。新时代党员干部应以“人民为中心”,将“自我批评”当作持久的靶向施治,深挖细查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以身作则发扬“三种精神”,强化服务意识、执行意识、责任意识,守住底线,做新时代“追梦人”。(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镇人民政府 郭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