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马克思的“实践出真知”,还是毛泽东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都深刻反映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一份可信可行的调研报告往往关乎着国家决策,关系着民计民生,不可小觑。要实现、发挥好调研真正的基础、参照作用,我们就应当坚决防止诸如“坐着小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看完以后吃顿饭”样的 “作秀式”调研。而应该始终围绕求真务实这个硬要求,在“真”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保证,让调研真正成为我们政策举措的参考与依据。
要紧盯“真”问题,情况要“实”。调查研究是为了通过深入一线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真情实况,把真实情况厘清摸透,把问题梳理排查出来,把人民群众的经验总结上来,从而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将存在的症结分析透、对策想明白。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倘若调研的数据报告作假,那我们以此为基础的决策举措就仍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要么不接地气难以推动落实,要么远离实际而徒劳无功,如此之调研就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确保“真”、“实”,当为调研的第一要义,必须思虑周详、操作得当,让调研真实、全面。
要拿出“真”行动,举措要“实”。在工作实践中,提倡多调研而部署开展只是调研路上迈出的“第一步”,确保调研活动走深走实,还要付诸更多的实际行动。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想要真实准确掌握好某方面的情况,就要多与直接相关者、存在利害者多请教、多沟通,面对面、心贴心地虚心接受相关群体、个人的意见建议,而不能仅仅听“指派”、看“样板”;要根据调研对象的不同,善于采用走访、座谈、问卷等多种形式,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实现调研方式便利而完整。同时,要注意“调查”与“研究”的结合,用“解剖麻雀法”来研究问题,围绕专题调研,深刻剖析原因,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直观地展示出调研成果。
要确保“真”成效,结果要“实”。调查研究的关键要看解决问题的成果实效,干部要把调研的过程当作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当作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当作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扎实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加强调研结果运用。通过调查研究,对自身和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再审视、再排查,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尽责的担当意识,逐条逐项、有力有效推动整改落实。要强化调研成果运用,真正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把调研中发现的经验做法总结好、推广好,以大调研、真落实推动事业的大发展、大进步。在调研过程中,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内容,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进行坚决斗争,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陕西省府谷县文旅局 李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