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让“实干”驱散“表演”的浮尘

2025-11-17 13:06:50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文旅局

《人民日报》11月13日刊文批评部分干部“表演式忙碌”现象,指出其本质是形式主义,表现为朋友圈晒加班、“造景式调研”等虚假忙碌空耗行政资源,更消磨苦干者的干事热情、牵绊实干者的干事脚步。‌‌

要有效扼制这股歪风,让“好干部”标准落地生根,我们必须多管齐下,撕开“表演”的面纱,露出“实干”的底色。首先,考核指挥棒要“由虚转实”,坚决破除“材料出官”“会议出活”的迷思,重痕更重绩、留迹更留心,让“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度”成为比“工作留痕”更重的砝码。其次,用人导向要“旗帜鲜明”,让实干者得实惠、表演者没舞台,让那些静水深流、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型干部、攻坚克难的“狮子型”干部被看见、受重用,对那些精于“镜头政治”、善于“路径设计”的“演员”干部,不仅要“叫停”,更要“亮牌”,并优先重用在重大斗争一线、艰苦复杂岗位、服务群众前沿经过实践淬炼的干部,树立起“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再者,工作方法要“去伪存真”,倡导简约高效、直奔主题。领导干部要带头“挤水分”,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能现场办公的不在会议室空谈,能直奔主题的不搞层层陪访。如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鼓励干部脱下西装换农装,摘下官腔听民声,从“案头”奔向“田头”,在与群众围炉夜话、与企业面对面纾困中,找到真问题、拿出实举措,显而易见,这种“泥腿子”式的忙碌,远比“镜头感”十足的忙碌更高效有质、更得民心认同。

功绩何成?唯有实干!时代的考卷已然铺开,我们不需要“戏精”,需要的是真抓实干、务实求效的“实干家”。每一位干部都应当时刻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人民满意、答应、高兴”这个工作根本衡量标准,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击碎虚浮的表演,老实做人、踏实干事,争做一名组织放心、群众满意、问心无愧的“好干部”,在担当实干中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李义)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