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以“过紧日子”筑牢复兴之基

2025-11-14 13:25:07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西沙街道办事处

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党中央修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制度“紧箍咒”为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划定标尺、扎紧藩篱。从革命年代“红米饭、南瓜汤”的艰苦奋斗,到改革时期“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勤俭节约,这一优良传统既是我们党穿越风雨、发展壮大的“传家宝”,更是新时代续写辉煌、勇毅前行的“压舱石”。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是锤炼党员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更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必然要求。站在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角度,践行过紧日子需从“三个实处”发力:一是在预算管理上“严把关”,将资金优先投向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杜绝“大手大脚”;二是在日常办公中“省细节”,推行无纸化办公、旧物循环利用,把节约理念融入每一项工作;三是在监督问责上“动真格”,对铺张浪费行为及时提醒、严肃整改,让“过紧日子”从要求变成自觉。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本质是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弘扬优良作风的时代延续。回望百年党史,延安时期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纺车织出军民御寒的布匹,靠垦荒种出解决温饱的粮食,正是靠着“紧日子”里的实干,凝聚起战胜困难的磅礴力量;改革开放初期,党政机关精简办公开支,把有限资源集中用于经济建设,为市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这份传统更应焕发新的生命力:党员干部要把“过紧日子”与“干实事”结合起来,让“紧日子”的成效体现在群众的笑脸里。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从来不是“短期之举”,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之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发展任务依然艰巨,更需要以“紧”的作风凝聚“实”的力量。当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把过紧日子当成行动自觉,把节约下来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花在民心上,就能以作风建设的“清风”,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汇聚起全党全社会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的作风根基与物质基础。(李小军)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