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整治数字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

2025-10-14 10:47:00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整治数字形式主义,既是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的迫切需要,也是让政务数字化回归服务群众本质的关键之举。

整治数字形式主义,需整合数据功能。应推动“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统筹整合各类政务系统,建立统一的基层治理数据库,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比如浙江省“浙政钉・基层治理四平台”,将政务服务、矛盾调解、综合执法等多项功能整合到一个系统,数据实时同步,让干部从数据“重复填报”中解放出来,把时间真正用在走访群众、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这不仅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更能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助推器”。

整治数字形式主义,需坚持实效导向。必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比如将“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率”等基层工作实效作为重要指标,减少对“线上数据”的依赖,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不编花篮子,不搭花架子”,让工作成效真正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整治数字形式主义,需注重基层呼声。建立基层需求反馈机制,让基层一线干部和群众代表参与到数字工具的设计、优化全过程。比如在开发养老服务系统时,邀请社区工作者、老人代表等参与调研和系统试用,简化操作流程,让服务精准对接需求,由此推出既能方便老人使用,又能减轻社区干部负担的实用系统。只有数字工具精准贴合基层实际、顺应群众需求,才能真正发挥其服务基层、便利群众的作用。

整治数字形式主义,需加强监督问责。要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纪委监委、督查部门牵头,定期开展“数字减负”专项检查,对“重复建系统、强制要数据”的行为要及时叫停;同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通过“12345热线”“政务投诉平台”等收集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用监督问责的刚性约束,筑牢整治形式主义的防线。(刘丽)

责任编辑:唐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